Linux常用命令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3-11-01,文章内容可能已经过时。
Linux常用命令
VIM
- 一般指令模式(Command mode):VIM 的默认模式,可以用于移动游标查看内容;
- 编辑模式(Insert mode):按下 “i” 等按键之后进入,可以对文本进行编辑;
- 指令列模式(Bottom-line mode):按下 “:” 按键之后进入,用于保存退出等操作。
在指令列模式下,有以下命令用于离开或者保存文件。
命令 | 作用 |
---|---|
:w | 写入磁盘 |
:w! | 当文件为只读时,强制写入磁盘。到底能不能写入,与用户对该文件的权限有关 |
:q | 离开 |
:q! | 强制离开不保存 |
:wq | 写入磁盘后离开 |
:wq! | 强制写入磁盘后离开 |
文件与目录的基本操作
1. ls
列出文件或者目录的信息,目录的信息就是其中包含的文件。
2. cd
更换当前目录。
3. mkdir
创建目录。
4. rmdir
删除目录,目录必须为空。
5. touch
更新文件时间或者建立新文件。
6. cp
复制文件。如果源文件有两个以上,则目的文件一定要是目录才行。
7. rm
删除文件或目录。
8. mv
移动文件。
修改权限
可以将一组权限用数字来表示,此时一组权限的 3 个位当做二进制数字的位,从左到右每个位的权值为 4、2、1,即每个权限对应的数字权值为 r : 4、w : 2、x : 1。
示例:将 .bashrc 文件的权限修改为 -rwxr-xr–。
也可以使用符号来设定权限。
示例:为 .bashrc 文件的所有用户添加写权限。
符号链接
1. 实体链接
在目录下创建一个条目,记录着文件名与 inode 编号,这个 inode 就是源文件的 inode。
删除任意一个条目,文件还是存在,只要引用数量不为 0。
有以下限制:不能跨越文件系统、不能对目录进行链接。
2. 符号链接
符号链接文件保存着源文件所在的绝对路径,在读取时会定位到源文件上,可以理解为 Windows 的快捷方式。
当源文件被删除了,链接文件就打不开了。
因为记录的是路径,所以可以为目录建立符号链接。
删除链接可用rm或者rmdir 命令
获取文件内容
1. cat
取得文件内容。
2. tac
是 cat 的反向操作,从最后一行开始打印。
3. more
和 cat 不同的是它可以一页一页查看文件内容,比较适合大文件的查看。
4. less
和 more 类似,但是多了一个向前翻页的功能。
5. head
取得文件前几行。
6. tail
是 head 的反向操作,只是取得是后几行。
7. od
以字符或者十六进制的形式显示二进制文件。
解压缩
压缩指令只能对一个文件进行压缩,而打包能够将多个文件打包成一个大文件。tar 不仅可以用于打包,也可以使用 gzip、bzip2、xz 将打包文件进行压缩。
查看进程
1. ps
查看某个时间点的进程信息。
示例:查看自己的进程
示例:查看系统所有进程
示例:查看特定的进程
2. pstree
查看进程树。
示例:查看所有进程树
3. top
实时显示进程信息。
示例:两秒钟刷新一次
4. netstat
查看占用端口的进程
示例:查看特定端口的进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