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数据库详解
Redis
Redis 介绍
NoSQL 技术
在实际项目开发中,我们往往需要面对海量用户和高并发的数据请求。MySQL 等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面临着两大问题:
- 磁盘 IO 速度缓慢,单机读写速度不超过 10000 QPS,当数据库无法及时响应高并发的用户请求,请求积压进而导致数据库瘫痪。
- 数据关系复杂,扩展性差。不适合大规模集群。
因此我们必须引入 NoSQL 技术去解决以上两个问题,以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的补充。
Redis 数据库
Redis 是一种基于内存的数据库技术。底层采用 C 语言开发,默认端口号 6379。
- Redis 数据库作为数据缓存,将业务数据直接存储在内存中进行读写,单机读/写速度可达 110000/84000 QPS,可以满足高速响应的需求。
- Redis 数据库只负责存储数据,数据之间不具有任何关联,易于扩容和伸缩。
Redis 应用场景
受限于内存的高昂成本,一般我们只使用 Redis 存储高频读写的关键数据。比如:
- 热点数据:如热点商品信息。
- 任务队列:如秒杀队列、抢购队列。
- 实时更新信息:如商品排行榜、公交到站信息。
- 时效性信息:如手机验证码、session 、 心跳(heartbeat)。
Redis 主要适用于内部系统的高频数据。在线上环境负载极大的情况下,使用 Redis 也不足以满足对数据读写的速度要求。
Redis 基本使用
安装指令
在控制台输入以下指令安装和使用 Redis:
$ sudo apt-get install redis-server # 安装 Redis 数据库(仅限 Ubuntu 可用)
$ redis-server # 启动 Redis 数据库
$ redis-server --port 6380 # 启动 Redis 数据库,在指定端口
$ redis-server redis-6379.conf # 启动 Redis 数据库,使用指定配置文件
$ redis-cli # 进入 Redis 控制台,在默认端口
$ redis-cli -p 6380 # 进入 Redis 控制台,在指定端口
基础配置
在 Redis 安装目录下的 redis.conf
文件是 Redis 默认配置文件,启动 Redis 数据库时默认加载。
daemonize no # 守护线程,打开后启动 Redis 控制台不提示
bind 127.0.0.1 # 绑定 IP 地址,绑定后只能通过该地址访问 Redis
port 6379 # 端口号
databases 16 # 存储区域数量
日志配置
Redis 总共支持四个日志级别:debug / verbose / notice / warning ,从前往后日志记录信息逐渐减少。通常情况下开发环境设为 verbose ,生产环境设为 notice 。
loglevel verbose # 日志级别
logfile 6379.log # 日志文件名
持久化配置
默认使用 RDB 方式持久化数据,相关配置如下:
save 900 1 # 自动同步数据条件,900s 内变更 1 个 key 值则持久化
save 300 10 # 自动同步数据条件,300s 内变更 10 个 key 值则持久化
rdbcompression yes # 是否压缩数据,压缩后节省空间但读取较慢
rdbchecksum yes # 是否格式校验(默认开启),校验降低文件损坏风险但读取较慢
dbfilename dump.rdb # 保存文件名
dir ./ # 保存文件位置
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改用 AOF 方式持久化数据,刷新文件条件有三种类型: always / everysec / no 。
appendonly yes # 选用 AOF 方式持久化
appendsync everysec # 刷新文件条件,每秒更新一次操作日志
容量配置
对 Redis 数据库占用空间和客户链接做出限制。
maxclients 100 # 客户连接数上限,超出后拒绝客户访问,为 0 表示不限制
timeout 300 # 客户闲置时长,超出后关闭连接,为 0 表示不关闭
maxmemory 50 # Redis 最大占用内存比例,为 0 表示全部可用
maxmemory-samples # Redis 随机选取数据数量
maxmemery-policy volatile-lru # Redis 逐出策略
多机配置
如果我们要设置集群,则需要进行以下配置:
cluster enabled yes # 开启集群
cluster-config-file nodes.conf # 集群配置文件
如果我们要设置主从服务器,则需要进行以下配置:
# 主服务器
requirepass 123456 # 主服务器设置密码(可选)
repl-backlog-size 1mb # 缓冲区大小
# 从服务器
slaveof 127.0.0.1 6379 # 主服务器套接字,设置后自动连接
masterauth 123456 # 主服务器密码
slave-serve-stale-data no # 同步数据时是否允许读数据
Redis 基础
-
在 Redis 中单个指令都是原子性操作,通过指令操作 Redis 数据时无需担心线程安全问题。
-
Redis 以 key-value 的形式保存数据:key 值一定为 string 类型,而 value 值支持以下五种基础类型:
数据类型 | 存储形式
- | -
string | 字符串
hash | 哈希表
list | 链表
set | 哈希集
sorted_set | 二叉树集
存储区域
Redis 将数据存储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,将 Redis 操作局限在自己的存储区域内。通常划分为 16 个(编号 0-15),默认使用编号 0 。
> select 1 # 改用 1 号存储区域
> dbsize # 返回当前区域 key 数量
> move key 2 # 将当前 key 迁移到 2 号存储区域
> flushdb # 清空当前存储区域
> flushall # 清空全部存储区域
key 操作
基本操作
> del key # 删除 key
> exists key # 判断是否存在 key
> type key # 返回 key 对应的 value 类型
> rename key newkey # 重命名
> renamenx key newkey # 重命名(返回 1),新名称已存在则失败(返回 0)
> sort # 对 key 排序
时效性控制
Redis 中可以为 key 设置有效期,key 过期后会由 Redis 执行删除策略回收内存空间。
> expire key 10 # key 10s 内有效
> expireat key 1355292000 # key 截至时间戳有效
> persist key # key 永久有效
> ttl key # 返回 key 剩余有效时间,若不存在返回 -2 ,永久返回 -1
查询操作
Redis 支持查询存储区域内含有的 key,且允许使用以下通配符:
*
表示任意数量字符?
表示任意一个字符[]
表示一个指定字符
> keys * # 查询所有 key
> keys user:* # 查询所有 user 的 key
> keys id:75?? # 查询 ID 为 7500-7599 的 key
> keys id:7[2345]55 # 查询 ID 为 7255/7355/7455/7555 的 key
基础类型
string 类型
Redis 的 string 类型中,key 值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将保存一个字符串数据,
key 值标准命名格式为 表名:主键名:主键值:字段名
,如 user:id:15942348:name - "王东浩"
。
基本操作
> set key 10 # 设置键值对
> get key # 获取键值,不存在则返回 nil
> del key # 删除键值对
> strlen key # 获取价值的字符串长度
> append key 0 # 在键值尾部追加
> mset key1 10 key2 100 # 设置多个数据
> mget key1 key2 # 获取多个数据
> setex key 10 1 # 设置键值对,10s 后自动删除
> psetex key 10 1 # 设置键值对,10ms 后自动删除
数据操作
如果字符串为合法数字,可以当作数字处理。但数值不能超过 shell 中的 long 类型。
> incr key # 键值加一
> decr key # 键值减一
> incrby key 10 # 键值加十
> decrby key 10 # 键值减十
> incrbyfloat key -1.5 # 键值加 -1.5
hash 类型
hash 类型中,key 值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可以保存多个键值对(field-value):field 和 value 都必须是字符串类型。当键值对较少时存储空间内采用数组存储,当键值对较多时采用哈希存储。
十分适合存储对象,每个键值对记录对象的一个属性。
基本操作
> hset key field 10 # 设置/更新键值对
> hsetnx key field 10 # 如果键值不存在则设置键值对
> hget key field # 获取键值
> hgetall key # 获取全部键值
> hdel key field # 删除键值对
> hlen key # 获取键值对数量
> hexists key field # 判断是否存在字段(返回 1 或 0)
> hmset key field1 1 field2 2 # 设置/修改多个键值对
> hmget key field1 field2 # 获取多个键值对
扩展操作
> hkeys key # 返回 key 对应的所有 field
> hvals key # 返回 key 对应的所有 value
> hincrby key field 1 # 键值加一
> hdecrby key field 1 # 键值减一
list 类型
list 类型中,key 值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可以保存多个字符串数据,采用双向链表实现。具有索引的概念,但还是更适合从链表两侧操作。字符串总容量不能超过 2 的 32 次方。
十分适合存储有序信息,比如粉丝列表。
基本操作
lpush list 1 # 链表左侧插入数据,返回下标
rpush list 2 # 链表右侧插入数据,返回下标
lpop list # 获取并删除最左侧数据
rpop list # 获取并删除最右侧数据
blpop list 10 # 获取并删除最左侧数据,不存在则至多等待 10 s
lrem list 3 x # 从左侧开始,删除三个为 x 的数据
lrange list 0 2 # 返回左侧前3个数据
lrange list 0 -1 # 返回全部数据(常用)
lindex list 0 # 返回指定位置数据
llen list # 返回字符串个数
set 类型
set 类型中,key 值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可以保存多个字符串数据,采用哈希存储实现。随机查询效率比 list 类型更高。字符串总容量不能超过 2 的 32 次方。
十分适合存储集合类信息,比如用户感兴趣的话题、用户权限。
基本操作
sadd set member # 添加数据(可以是多个)
srem set member # 删除数据(可以是多个)
smembers set # 展示全部数据
scard set # 返回数据个数
sismember set # 判断是否含有数据
srandmember set 5 # 随机从集合中选取 5 个数据
spop set # 返回并删除一个随机数据
扩展操作
sinter set1 set2 # 交
sunion set1 set2 # 并
sdiff set1 set2 # 差
sinterstore newset set1 set2 # 交且存入新集合
sunionstore newset set1 set2 # 并且存入新集合
sdiffstore newset set1 set2 # 差且存入新集合
smove oldset newset 5 # 数据从旧集合迁移到新集合
sorted_set 类型
如果我们需要数据查询效率较高且有序,则可以使用 sorted_set 类型。底层和 set 结构相同采用哈希存储(value 值仍不可重复),但在 key-value 存储结构后添加 score 属性为数据排序,默认从小到大。score 是数字且可以使用小数,但如果使用小数浮点类型可能会出现精度丢失。
可以用来存储排行榜等有序数据集合,还可以用于存储时效性或者带有权重的任务队列,用当前时间或者权重作为 score 。
基本操作
zadd set score1 member # 添加数据且标记序号(可以是多个)
高级类型
此外,Redis 还提供了 Bitmaps、 HyberLogLog、GEO 三种高级数据类型,用来适配特定的应用场景。
Bitmaps 类型
Bitmaps 类型中用作存储布尔值:每个 key 对应若干字节数据(字节数 = 最大编号 / 8),每字节可以存储 8 个 boolean 值。
如果 Redis 要存储大量 boolean 值,使用 Bitmaps 类型可以显著节省内存空间。
setbit bits 0 1 # 将 0 位置为 1(true)
getbit bits 0 # 取 0 位的值
HyperLogLog 类型
HyperLogLog 类型用作数据统计,只记录数量不保存数据,且当数据量巨大时存在误差!
使用 HyperLogLog 类型可以显著节省内存空间,每个 key 仅占用 12k 内存标记基数。
setbit bits 0 1 # 将 0 位置为 1(true)
getbit bits 0 # 取 0 位的值
GEO 类型
GEO 类型用作地理位置计算,根据经纬度。
Redis 高级
持久化
Redis 使用内存存储,一旦断电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。因此需要将数据保存到永久性存储介质中,防止数据意外丢失。
如果 Redis 负责为数据库高热度数据访问加速或者一些其他业务(数据库中有重复数据),那么没必要为 Redis 数据持久化。
Redis 持久化有以下两种方式:
数据快照 RDB
定时将全部数据存入文件。存储速度慢但是恢复数据的速度很快,如果保存不及时仍会丢失少量数据。
数据以二进制形式默认存储在 安装目录/data/dump.rgb
文件。如果 Redis 数据库被关闭,下次重启时会从该文件读取数据。
手动存储
save # 数据存入文件(会阻塞 Redis 数据库,导致其他指令无法执行)
bgsave # 数据存入文件(Redis 数据库调创建单独进程完成指令)
debug reload # 重启 Redis,且关闭时将数据存入文件
shutrown save # 关闭 Redis,且关闭时将数据存入文件
修改配置
在 安装目录/conf/redis-6379.conf
配置文件内可以修改默认配置:
- 如果操作系统内安装了多个 Redis 数据库(使用不同的端口),必须通过修改存储文件名加以区分。
dir data2 # 修改存储路径(默认 data)
dbfilename dump-6379.rgb # 修改存储文件名(默认 dump.rgb)
rdbcompression no # 关闭数据压缩(默认开启),读取文件加快但文件会变大
rdbchecksum no # 关闭格式校验(默认开启),读取文件加快但存在文件损坏风险
stop-writes-on-bgsave-error no # 后台存储出现错误不停止(默认停止)
- 通过修改配置文件,可以让 Redis 数据库可以自动调用 bgsave 指令更新 RDB 文件。
save 100 10 # 自动存储(100s 内发生 10 个 key 数据变化时触发)
日志记录 AOF
将对数据的操作过程存入文件。这种方式刷新更频繁因此丢失数据概率更低,但恢复数据的速度比 RDB 方式更慢,占用存储空间也更大。
数据以二进制形式默认存储在 安装目录/data/appendonly.aof
文件。如果 Redis 数据库被关闭,下次重启时会根据该文件恢复数据。
文件重写
随着命令不断写入 AOF ,AOF 文件会越来越大,占用内存增多、恢复数据也会变慢。因此 Redis 需要对 AOF 文件进行重写,合并指令记录。
rewriteaof # 重写 AOF 文件(会阻塞 Redis 数据库,导致其他指令无法执行)
bgrewriteaof # 重写 AOF 文件(Redis 数据库调创建单独进程完成指令)
修改配置
AOF 不是默认持久化方式,需要在 安装目录/conf/redis-6379.conf
配置文件内修改默认配置:
- 必须通过配置文件开启并配置 AOF 存储。
appendonly yes # 选用 AOF 方式持久化
appendsync always # 每次操作刷新文件:非常频繁,损耗性能
appendsync everysec # 每秒刷新文件(默认)
appendsync no # 手动刷新文件
- 修改路径和文件名的操作和 RDB 方法类似。
dir data2 # 修改存储路径(默认 data)
dbfilename appendonly-6379.aof # 修改存储文件名(默认 appendonly.aof)
- 通过修改配置文件,可以让 Redis 数据库自动调用 bgrewriteaof 指令重写 AOF 文件。
略,之后补充
事务
假如我们通过多个操作执行一次购物,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执行了其他操作,可能导致我们的购物过程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。
因此我们引入事务的概念,将多个操作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,统一执行而不会被其他操作打断。
multi # 开启事务,之后的命令不再立刻执行、而是进入任务队列
# 输入事务内的命令
exec # 执行事务,执行任务队列里的命令
discard # 取消事务,清空任务队列
- 如果事务中包含语法错误(不能识别的命令),所有的命令都不会执行。
- 如果事务中包含无法执行的命令,仅有出错的命令将不会被执行,其他被执行的命令需要开发者自行回滚。
锁
在事务准备的过程中,如果执行的其他操作导致触发事务的条件发生了变化,这个时候就不应该继续执行事务。
我们引入了锁的概念来监视特定 key,在执行事务前如果其 value 发生了变化则终止事务执行。
watch key1 key2 # 监视 key,书写在 multi 命令前
unwatch # 取消监视 key,书写在 multi 命令前
# 在之后执行事务
分布式锁
如果 key 值变化极为频繁,那么使用普通锁会导致事务一直被终止。我们引入了分布式锁的概念,在加锁期间不允许其他进程对该值修改。
setnx lock-num 1 # 对 key(num) 加公共锁,其他线程不能对其进行操作。成功则返回 1,若已有锁导致失败返回 0
# 输入命令或者事务
del lock-num # 对 key(num) 解公共锁
分布式锁如果长期不被释放,就会出现死锁,导致其他操作无法继续执行。我们可以对分布式锁计时。计时分布式锁常用于多部署平台统一竞争锁。
expire lock-num 10 # 对 key(num) 加公共锁,10s 后自动释放
pexpire lock-num 10 # 对 key(num) 加公共锁,10ms 后自动释放
删除策略
Redis 中每个存储区域除了存储 key-value 值,还会开辟额外的存储空间 expires 记录每个 key-value 的存储地址以及过期时间。如果 key 过期或被删除指令删除,那么 Redis 要执行删除策略清理内存空间。
Redis 删除策略有以下三种方式,主要使用惰性删除和定期删除两种方式。
- 定时删除
key 过期后,存储 key-value 的内存地址立即被清空。
节省内存资源,但可能抢占处在繁忙状态的 CPU。
- 惰性删除
key 过期后不做任何处理。访问 key 时才检查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存储该 key-value 的内存地址才被清空。
节省 CPU 资源,但过期键值对可能大量占用内存。
- 定期删除
对于 16 个存储区域的 expires 进行轮询,对选中的 expires 随机选择 W 个 key 进行检查,如果 key 过期就进行删除。
- 如果过期 key 超过 25%,那么重复检查该 expires 存储区域。
- 如果过期 key 少于 25%,那么按顺序检查下一个 expires 存储区域。
逐出策略
如果 Redis 使用内存空间前会检查内存容量。如果已被占满,那么 Redis 要执行逐出策略删除部分数据,以清理内存空间执行指令。
在选取删除数据时 Redis 并不会扫描全库数据,而是随机选取部分数据检测并从中删除:以节省 CPU 性能。
响应配置如下:
maxmemory 50 # Redis 最大占用内存比例,默认为 0(全部可用)
maxmemory-samples # Redis 随机选取数据数量
maxmemery-policy volatile-lru # Redis 逐出策略
Redis 逐出策略有以下三种方式,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即可。
- 检查会过期数据
volatile-lru
:(推荐)挑选最久未使用的数据淘汰。volatile-lfu
:挑选最近一段时间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淘汰。volatile-ttl
: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。volatile-random
:随机挑选数据淘汰。
- 检查全部数据
allkeys-lru
:挑选最久未使用的数据淘汰。allkeys-lfu
:挑选最近一段时间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淘汰。allkeys-random
:随机挑选数据淘汰。
- 不逐出数据
no-enviction
:(默认)抛出错误 Out Of Memery。
Redis 多机
集群
当数据量过大时,单个 Redis 数据库就无法存放。我们需要多个 Redis 数据库组成集群(cluster),去分别存放不同的数据。
-
key-value 数据进行存入时,会根据 key 的哈希值对 16384 取模,放入相应的槽(slot)存放。这 16384 个槽会分发给各个存储空间。
-
各个存储空间之间会相互通信,并记录所有编号的槽都存储在哪个存储空间:保证最多访问 Redis 两次可以命中。
配置文件
cluster enabled yes # 开启集群
cluster-config-file nodes-6379.conf # 集群配置文件(默认为 nodes.conf)
集群指令
-
通过
redis-cli
打开 Redis 集群中的数据库,输入指令去插入不属于这个存储空间的键值,会返回错误。 -
通过
redis-cli -c
打开 Redis 集群中的数据库,会自动将插入数据指令转发到相应的存储空间。
主从复制
如果数据只交给一个 Redis 服务器处理,那么可能面临两大问题:
- 服务器同时处理过多读写操作,超过服务器负载。
- 一旦服务器宕机,就会导致服务异常中断。
为了避免这两个问题,我们必须引入多个 Redis 服务器来保存相同数据,并采用主从复制结构:一个主服务器 Master 对应多个从服务器 Slave 。
- 读写分离:Master 负责写入数据;Slave 则会自动同步数据,并负责读取数据。起到均衡负载的作用。
- 数据冗余:即使某个 Slave 故障,由于其他 Slave 已保存了这些数据,并不会导致服务中断。
容错机制
-
主从之间使用心跳建立连接。 Slave 每秒 ping 一次,汇报自己的偏移量、获取最新的指令。Master 默认每 10s ping 一次 Slave, 检查 slave 是否在线:如果 Slave 多数掉线或者高延迟,Master 停止写和数据同步功能,保障数据稳定性。
-
在分布式系统里还会部署多个 Redis 服务器作为哨兵(除端口号外完全相同),不提供数据服务,只负责监控主从机制的运行:如果发现 Master 宕机,哨兵将通知所有机器,使 Master 下线并开启投票机制选用一个 Slave 担任 Master 。
配置连接
Master 和 Slave 通过以下过程建立连接。
相比于输入指令,我们一般直接修改 conf 文件夹内的配置文件,由机器自动建立连接。
# Master
requirepass 123456 # 连接主服务器需要密码(可选)
# Slave
slaveof 127.0.0.1 6379 # 根据套接字自动连接主服务器
masterauth 123456 # 主服务器密码
数据同步
Slave 会定期复制 Master 的持久化文件,以保证数据同步。
复制缓冲区:一个先入先出队列,用来存储 AOF 形式指令。由偏移量记录当前执行到的位置。
- 如果开启 AOF ,在创建时就会开启复制缓冲区。(偏移量记录自己执行到的位置)
- 如果使用 RDB ,在成为 Master 时会开启复制缓冲区。(Master 可以含有多个偏移量,记录不同 Slave 读取到的位置。)
如果 Slave 过多,数据同步也会导致 Master 负载过高。因此 Slave 也可以兼职 Master,向下级 Slave 提供服务。但层次太多会导致数据延迟,慎用。
- 数据同步阶段应避免流量高峰期,防止影响业务正常执行;也不要多个从服务器同时同步数据。
- 缓冲区应该足够大,否则一旦发生数据溢出会反复进行全量复制。
# Master
repl-backlog-size 2mb # 修改缓冲区大小(默认 1mb)
# Slave
slave-serve-stale-data no # 不允许同步数据时读数据
命令传播
服务器每次启动都会随机生成一个运行 ID(40 位 16 进制字符) ,Master 和 Slave 之间正是依靠 Master 的运行 ID 相互识别。
Redis 潜在问题
缓存故障
Redis 缓存技术常用于高并发情况下,有效减轻服务器和数据库负载。如果 Redis 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均衡负载,就可能导致服务崩溃。
- 缓存预热
当系统刚启动时,由于 Redis 尚未保存数据导致无法命中,数据库被频繁请求数据,由于过载导致数据库崩溃。
数据库崩溃后, Redis 和应用服务器无法获取数据,请求积压会进一步导致 Redis 和服务器崩溃。
- 缓存雪崩
当流量激增时,如果 Redis 大量 key 过期导致无法命中,数据库被频繁请求数据,由于过载导致数据库崩溃。
数据库崩溃后, Redis 和应用服务器无法获取数据,请求积压会进一步导致 Redis 和服务器崩溃。
- 缓存击穿
当流量激增时,如果 Redis 某个极高热度的 key 过期导致无法命中,数据库被频繁请求数据,由于过载导致数据库崩溃。
数据库崩溃后, Redis 和应用服务器无法获取数据,请求积压会进一步导致 Redis 和服务器崩溃。
- 缓存穿透
当流量激增时,如果 Redis 收到大量非法访问导致无法命中,数据库被频繁请求数据,由于过载导致数据库崩溃。
数据库崩溃后, Redis 和应用服务器无法获取数据,请求积压会进一步导致 Redis 和服务器崩溃。
一致性问题
如果在缓存中存储数据库数据备份,以提高查询效率,就一定会出现一致性问题,导致脏读。比如数据库中数据从 1 更新到 10 ,但缓存还未更新时读取,就会读取到 1。这个问题难以避免。
- 缓存就是缓存,必须要设过期时间。
- 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(比如充值),直接读数据库。
- 数据库并发高需要分库分表。
Redis 客户端
我们在实际使用 Redis 时往往要通过 Redis 客户端,以便在程序中直接操作 Redis 。常使用的 Redis 客户端有 Jedis、 以及功能更为高级的 Redisson、Lettuce 等。
RedisTemplate 类
Spring Boot 提供了 RedisTemplate 工具类直接对 Redis 进行操作,也提供了 StringRedisTemplate 类继承 RedisTemplate 类,两者方法完全一致。
RedisTemplate
类:存储数据时序列化成字节数组保存,在 Redis 中数据为字节码。读取数据时自动转化为对象。StringRedisTemplate
类:存储数据直接以字符串形式保存,在 Redis 中数据直接可读。只适用于字符串类型的数据。
由于两种序列化方法不同导致的数据存储形式差异,两个类之间不能对另一方存储的 Redis 数据进行操作。
常用方法
/* 直接对 key 操作 */
redisTemplate.delete("key"); // 删除 key
redisTemplate.delete(collection); // 批量删除 key
redisTemplate.expire("key",10,TimeUnit.MINUTES); // 设置 key 失效时间
Long expire = redisTemplate.getExpire("key"); // 获取 key 失效时间
boolean flag = redisTemplate.hasKey("key"); // 判断 key 是否存在
/* 操作字符串 */
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"key", "value"); // 设置键值对
String str = (String)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"key"); // 获取键值
/* 操作 hash */
redisTemplate.opsForHash().put("HashKey", "SmallKey", "HashValue"); // 设置键值对
redisTemplate.boundHashOps("HashKey").putAll(hashMap); // 批量设置键值对
String value = (String) redisTemplate.opsForHash().get("HashKey", "SmallKey"); // 获取键值
Map entries = redisTemplate.opsForHash().entries("HashKey"); // 获取全部键值对
redisTemplate.boundHashOps("HashKey").delete("SmallKey"); // 删除键值对
Boolean isEmpty = redisTemplate.boundHashOps("HashKey").hasKey("SmallKey"); // 是否含有键值对
redisTemplate.opsForList(); // 操作 list
redisTemplate.opsForSet(); // 操作 set
redisTemplate.opsForZSet(); // 操作有序 set
Jedis 客户端
Jedis 基于 Java 实现,是 shell 程序连接 Redis 数据库最常使用的工具。提供了比较全面的 Redis 命令的支持。
- Jedis 使用阻塞 I/O,且其方法调用都是同步的,程序流需要等到 sockets 处理完 I/O 才能执行。
- Jedis 采取直连模式,在多个线程间共享一个 Jedis 实例线程不安全,多线程操作 Redis 必须要使用多个 Jedis 实例。
- 导入依赖
Spring Boot 2.x 版本 Redis 默认导入了 lettuce,需要排除才能使用 Redis .
<!-- Redis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
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data-redis</artifactId>
<exclusions>
<exclusion>
<groupId>io.lettuce</groupId>
<artifactId>lettuce-core</artifactId>
</exclusion>
</exclusions>
</dependency>
<!-- Jedis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redis.clients</groupId>
<artifactId>jedis</artifactId>
</dependency>
- 基本使用
使用引入的 Jedis 类即可连接 Redis 数据库并进行操作。操作名取自 Redis 指令,如果出现问题则会抛出 JedisDataException。
import redis.clients.jedis.Jedis;
public class JedisTest{
@Test
public void jedisTest (){
// 连接 Redis
Jedis jedis = new Jedis("127.0.0.1", 6379);
// 对 Redis 操作(直接使用 Redis 指令)
try {
jedis.set("name", "MrJoker");
System.out.print(jedis.get("name"));
} catch(JedisDataException e) {
System.out.print("error");
} finally {
// 关闭 Redis 连接
jedis.close();
}
}
}
在实际开发中,创建多个 Redis 连接会非常复杂且难以管理,Jedis 提供了 JedisPool 类作为 Redis 连接池来管理 Redis 连接。
import redis.clients.jedis.JedisPool;
import redis.clients.jedis.JedisPoolConfig;
public class JedisTest{
@Test
public void jedisTest (){
// 配置连接池
JedisPoolConfig poolConfig = new JedisPoolConfig();
poolConfig.setMaxIdle(50); // 最大空闲数
poolConfig.setMaxTotal(100); // 最大连接数
poolConfig.setMaxWaitMillis(20000); // 最大等待毫秒数
// 创建连接池
JedisPool pool = new JedisPool(poolConfig, "localhost");
// 从连接池中获取单个连接
Jedis jedis = pool.getResource();
// 如果需要密码
//jedis.auth("password");
}
}
- Spring Boot 集成
Spring Boot 中,我们无需自行创建 Redis 连接,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好参数。
# REDIS配置
# Redis数据库索引(默认为0)
spring.redis.database=0
# Redis服务器地址
spring.redis.host=localhost
# Redis服务器连接端口
spring.redis.port=6379
# Redis服务器连接密码(默认为空)
spring.redis.password=
#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(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)
spring.redis.pool.max-active=8
# 连接池最大阻塞等待时间(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)
spring.redis.pool.max-wait=-1
# 连接池中的最大空闲连接
spring.redis.pool.max-idle=8
# 连接池中的最小空闲连接
spring.redis.pool.min-idle=0
# 连接超时时间(毫秒)
spring.redis.timeout=0
Spring Boot 提供默认的 RedisTemplate 工具类根据配置文件自动连接 Redis,自动加载后可以直接调用其中的方法去操作。
@RunWith(SpringJUnit4ClassRunner.class)
@SpringBootTest()
public class ApplicationTests {
@Autowired
private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;
@Test
public void test() throws Exception {
User user = new User();
user.setName("我没有三颗心脏");
user.setAge(21);
// 调用工具类方法
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"user_1", user);
User user1 = (User) 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"user_1")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1.getName());
}
}
RedisTemplate 类常用操作
redisTemplate.delete(key); // 删除 key
redisTemplate.delete(keys); // 批量删除 key
redisTemplate.expire(key,time,TimeUnit.MINUTES); // 设置 key 失效时间
Long expire = redisTemplate.getExpire(key); // 获取 key 失效时间
Lettuce 客户端
更加高级的 Redis 客户端,用于线程安全同步,异步和响应使用,支持集群,Sentinel,管道和编码器。
- 基于 Netty 框架的事件驱动的通信层,其方法调用是异步的。不用浪费线程等待网络或磁盘 I/O。
- Lettuce 的 API 是线程安全的,所以可以操作单个 Lettuce 连接来完成各种操作。
- 导入依赖
在 spring boot 2.x 版本,为 Redis 默认导入了 Lettuce 。
<!-- Redis 默认导入 Lettuce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
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data-redis</artifactId>
</dependency>
如果 Spring Boot 版本过低,也可以自行导入 Lettuce. Redis 版本至少需要 2.6 .
<!-- 单独导入 Lettuce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
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data-redis</artifactId>
</dependency>
<dependency>
<groupId>io.lettuce</groupId>
<artifactId>lettuce-core</artifactId>
<version>5.1.8.RELEASE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- 基本使用
public class LettuceTest {
@Test
public void testSetGet() throws Exception {
// 注册连接信息
RedisURI redisUri = RedisURI.builder()
.withHost("localhost")
.withPort(6379)
.withTimeout(Duration.of(10, ChronoUnit.SECONDS))
.build();
// 创建 Redis 客户端
RedisClient redisClient = RedisClient.create(redisUri);
// 创建连接
StatefulRedisConnection<String, String> connection = redisClient.connect();
// 创建同步命令
RedisCommands<String, String> redisCommands = connection.sync();
SetArgs setArgs = SetArgs.Builder.nx().ex(5);
String result = redisCommands.set("name", "throwable", setArgs);
Assertions.assertThat(result).isEqualToIgnoringCase("OK");
result = redisCommands.get("name");
Assertions.assertThat(result).isEqualTo("throwable");
/******************** 其他操作 **********************/
connection.close(); // 关闭连接
redisClient.shutdown(); // 关闭客户端
}
}
Lettuce 主要提供三种API:同步(sync)RedisCommands
、异步(async)RedisAsyncCommands
、反应式(reactive)RedisReactiveCommands
。
- Spring Boot 集成
同样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好参数。
spring.redis.host=localhost
spring.redis.port=6379
spring.redis.password=root
#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(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) 默认为8
spring.redis.lettuce.pool.max-active=8
# 连接池最大阻塞等待时间(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) 默认为-1
spring.redis.lettuce.pool.max-wait=-1ms
# 连接池中的最大空闲连接 默认为8
spring.redis.lettuce.pool.max-idle=8
# 连接池中的最小空闲连接 默认为 0
spring.redis.lettuce.pool.min-idle=0
我们同样可以使用 Spring Boot 提供默认的 RedisTemplate 工具类根据配置文件自动连接 Redis。但默认情况下的模板只支持 RedisTemplate<String,String>
存入字符串,因此我们往往需要自定义 RedisTemplate 设置序列化器,以方便操作实例对象。
@Configuration
public class RedisConfig {
@Bean
public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(Redis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) {
RedisTemplate<String, Serializable> redisTemplate = new RedisTemplate<>();
// key 采用 String 的序列化方式
redisTemplate.setKeySerializer(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());
// value 采用 jackson 的序列化方式
redisTemplate.setValueSerializer(new Generic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());
// hash 采用 String/jackson 的序列化方式
redisTemplate.setHashKeySerializer(stringRedisSerializer);
redisTemplate.setHashValueSerializer(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);
redisTemplate.setConnectionFactory(connectionFactory);
return redisTemplate;
}
}
完成后即可用自定义的 RedisTemplate 工具类对 Redis 进行操作。
@RunWith(SpringRunner.class)
@SpringBootTest
public class RedisTest {
@Autowired
private RedisTemplate<String, Serializable> redisTemplate;
@Test
public void test() {
String key = "user:1";
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key, new User(1,"pjmike",20));
User user = (User) 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key);
}
}